3種獎勵方式:集點、讚美與啟發動機 這樣做更有效!

2015070112:26
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62149-%E7%8D%8E%E5%8B%B5%E6%96%B9%E5%BC%8F%EF%BC%9A%E9%9B%86%E9%BB%9E%E3%80%81%E8%AE%9A%E7%BE%8E%E8%88%87%E5%95%9F%E7%99%BC%E5%8B%95%E6%A9%9F/?page=2
作者:張瀞文

獎勵、懲罰天天在家中上演,我們試圖藉此加強、觸發孩子的好習慣;也希望減弱、打壓不好的行為,為何效果總是有限?

或許父母該重新認識「獎」、「懲」。集點、讚美、啟發動機等獎勵方式,和責備、剝奪、自然後果等懲罰方式的使用都有一些技巧。誤用也會帶來後遺症。以下帶你了解每個獎懲技巧的原理原則及使用時機。

在決定「怎麼做」之前,一定要先了解「孩子怎麼了」,先自問:「我希望他學到什麼?」

獎懲是一種過渡,終點是不需再使用獎懲,養成自動自發的孩子。

=== 獎勵方式篇 ===
 

■ 獎勵方式1:集點

► 當你遇到類似狀況……

宥媽從小宥五歲開始就使用集點制度。準時刷牙一點、做家事一點,小學後,七點前寫完作業一點、九點上床一點,集到規定點數可以換禮物,所有行為都可以「兌價」。有天,宥媽和七歲的小宥搭火車,小宥在車上大聲玩玩具、講話,她要小宥降低音量,小宥問:「我降低音量可以得到什麼?」

► 這樣做會更有效……

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員楊淑芬提醒,集點用在年幼孩子建立正向行為效果很好,但若是沒有轉化為內在動機,當獎勵撤掉時,孩子的行為又恢復原狀。

在方法使用上,集點必須掌握幾個原則:

行為目標要具體可行,年紀愈小要愈快回饋、目標愈簡單。例如希望一個每堂課都起來走動的孩子好好坐著上課,一開始的目標可能要訂「一天累計有三堂課好好坐著」就獎勵,做到了之後難度提高到「一整天都好好坐在位置上」才獎勵。

當行為慢慢建立,強調他的內在成就感,並漸漸把外在獎勵物拿掉。例如要養成孩子洗碗的習慣,每洗一次集一點,每次洗完除了點數,不要忘記口頭讚美他的貢獻:「你幫媽媽把碗洗完了,媽媽可以少做一件家事。」降低獎勵的物質化,用陪伴來滿足,並在習慣養成後告訴他:「媽媽相信你們不用集點,可以自動自發幫忙分攤家事。」撤掉外在獎勵。

著眼孩子學到的能力,常問「你怎麼做到的」。台北市寶血幼兒園園長、育有兩男一女的何翩翩說,園所鮮少用集點建立孩子正向行為,就算少數老師使用,也會在孩子集到的點數後面加上文字說明,讓孩子可以看見自己努力的「痕跡」。

獎賞物不一定是吃或玩,讓孩子有決定權更迷人。例如:可以開關燈、決定週末早餐吃什麼。

► 延伸知識:大孩子要給社會性獎賞

親職專家楊俐容提醒,並非所有父母期待的行為表現都可透過集點養成,它適用於:

對某行為有動機、有能力,但沒習慣時。例如孩子想要練琴,但每晚總是拖拖拉拉。

不複雜的行為建立或改善。循序漸進,一次只改變一個行為。

沒有原始誘因的習慣建立。例如閱讀和做家事等沒有「原始喜悅」,當孩子做了就給一顆糖,因為閱讀老是和糖在一起,他因為喜歡糖也會漸漸愛閱讀。

集點獎勵要成功,必須:

★及時回饋。

★規定要說到做到、言出必行。

★行為目標要明確,一次著眼一個行為。

★獎勵物要是孩子在乎的:給三歲的孩子糖果很有效,但是十五歲的孩子對糖果就嗤之以鼻。

★低年級用代幣式與物質的獎賞愈有用,但是愈往高年級,要偏重社會性獎賞,激發內在動機。

■ 獎勵方式2:讚美

► 當你遇到類似狀況……

親職專家、也是幼兒園教師的李坤珊分享五歲小諦的故事。小諦有次拿來一個自認為寫得很好的「a」給李坤珊,她讚美:「哇,你的這個『a』,是你寫過最好的一個!」這個讚美非但沒有激勵小諦,反而使他更拒絕提筆寫字。有天小諦在畫圖,用心畫身軀、五官,在努力畫完兩隻大耳朵後,他把用具收好,對同伴說:「我不想畫了,不然我又會畫錯。」

► 這樣做會更有效……

李坤珊後來發現反省,她的讚美讓小諦沒有信心,因為小諦認為:「既然是最好的『a』,那我以前寫的,其實全部都很差!只要我不再寫,我的表現就不會讓大家失望!」

過去,我們以為讚美是培養孩子自尊與自信的教養靈藥,事實是,誤用的讚美反而會成為教養毒藥。

孩子在乎成人的愛,想被重視,因此力求好表現以贏得讚美。要小心的是,我們的讚美中常隱含了成人的評價與期待,有時候不但不會為孩子帶來喜悅與激勵,反而會在未能夠獲得讚美時,產生不安與挫折,使孩子放棄努力。

四要二不,避免危險讚美

即便讚美裡有危險,但是運用得宜,仍是培養孩子自信與能力的好方法。

要具體、言之有物。尤其在行為建立初期,不要說「你好棒」,改以「你已經會自己穿鞋好棒」,具體行為描述。

要讚美孩子的努力。李坤珊在小諦有一天不是很有信心的寫下第一個「a」時,指著字母的圓弧形部位說:「我可以看得出來,你很努力的轉彎,我寫給你看,你以前的圓弧度是這樣轉,現在是這樣!現在會寫得這麼圓,是因為你一直練習,很努力的練習呀!」

親職專家魏瑋志(澤爸)分享,家中兩兄妹常常吵到打起來。有一次,他看見兄妹倆又在吵架,哥哥很生氣,手緊握拳頭,很想打妹妹但試圖忍耐,即便後來還是大吵大哭,魏瑋志還是過去抱住兒子並稱讚他:「即使你那麼生氣,還是願意忍耐沒有動手。」

要持續、及時。孩子行為建立後,也不忘要繼續肯定。我們常在行為建立的初期讚美孩子,但是當行為建立之後就覺得一切理所當然,當孩子的正向行為無法得到父母注意,他可能就會用負向行為引起關注。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高正德提醒,在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就會出現,當弟弟記得把椅子靠回去,爸爸讚美:「你好棒會推椅子了。」哥哥用力摔椅子:「這有什麼了不起!」高正德建議父母可以多肯定哥哥:「哥哥很多事都會自己做了,謝謝你幫爸爸的忙。」

要讚美已經完成的行為。親職專家李顯文在《高效能父母學》中提醒,任何孩子沒有做出來的事,父母若把他說出來,那只是父母期待,不是對孩子的鼓勵,像是「我對你有信心,你一定可以考出好成績」或是「這一點也不困難,你一定可以做好的」,當孩子為即將發生的事擔憂時,聽到這一類的話只會感受到壓力,或是覺得父母想用好聽的話來控制他,並不會促使孩子真正想去做。

不要拿讚美來評價孩子。例如「這次比賽,你拿下全台冠軍,我真以你為榮!」或是「這次考了九十五分真棒,如果可以考一百分就更完美了!」這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壓力。

不要拿讚美來和他人比較。不要做「你比姊姊還要棒!」以及「恭喜你當上副班長,如果能像哥哥一樣當班長會更好。」這類比較,但是可以透過讚美,比較孩子現在比過去做得好的部分。

讚美的原則大同小異,卻必須因孩子的年紀而調整。《危險的讚美》一書提醒,當孩子步入青少年,已經可以從客觀角度來評斷自我能力時,當他明明表現不佳卻還用:「你真棒,好了不起!」這種過度包裝的讚美,反而讓他有被冷嘲熱諷的感覺。太頻繁、太瑣碎的讚美有時也讓他們覺得父母過度干涉。

簡單明瞭、偶一為之的口頭讚美是比較適合青少年的。有時也不一定要言語,微笑、輕拍、擁抱等「沉默的讚美」,或者是真誠的跟孩子說謝謝,都是很好的讚美。

李顯文提醒,讚美不應該是控制孩子的工具,而是教養態度:做為孩子的一面鏡子,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優點、天賦及努力上,並將你看到他的好回饋給他。孩子在充滿正向能量的家庭氛圍中,能夠感受你的愛,會回報以更正面的回應。

► 延伸知識:被誇聰明反而害了孩子

在《教養大震撼》一書提到「誇聰明還是誇用功」的經典實驗。史丹福大學學者卡蘿.杜薇克(Carol Dweck)找了小五學生,在實驗第一輪,每個學生都接受同一份簡單的測驗,測驗後研究員告知得分並讚美。有些是:「你一定很聰明。」有些是:「你一定很用心。」實驗第二輪,學生可以自己選測驗。被誇用心的學生;高達九成選擇較難的測驗;被誇聰明的,則大多數選擇簡單的。

第三輪測驗,大家都考同一種,非常難,學生都考得很糟。被誇用心的覺得是自己不夠投入,被誇聰明的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聰明。第四輪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,被誇用心的學生比第一輪進步三○%,被誇聰明的則退步二○%。
實驗指出,當讚美強調的是努力,孩子會覺得成功操之在我;若強調的是天賦(聰明、漂亮等),不但讓孩子覺得成功不是操之在我、看輕努力的重要,也不知如何面對挫折。

■ 獎勵方式3:啟發動機

► 當你遇到類似狀況……

小五的小杉下課後沒有補習,回到家作業可以在半小時內做完,隔天就算有考試,也都可以拿到八、九十分。扣掉處理學校作業的半小時,小杉通常整個晚上都在養蟲:竹節蟲、鍬形蟲。杉媽不禁抱怨:「我晚上不排補習是為了讓他有多點時間自主學習,可是他卻對學習完全沒樂趣,根本就是敷衍。」

► 這樣做會更有效……

期待孩子熱情、忘我投入一件事,外在獎勵已不足夠,需要的是複雜的內在激勵,也就是啟發動機。

陳老師剛到私中任教英文時,面對的是一整班鮮少考及格的學生,她降低考試難度、允許學生重考,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拿到一百分考卷,並且一個個家訪,在家長驚訝的眼神中說明孩子的努力。學期中,她告訴學生:「校長知道我們很努力,他說如果達約定標準,給我們『特權』,上課時間可坐校車去看電影。」「怎麼可能!」學生驚呼。陳老師說:「所以我們要訂一個不可能的目標。」故事的結局是,這班學生沒有考到那個「不可能的目標」,陳老師還是請學生看電影。重要的是,這個學期下來,這群曾把英文視為魔鬼的學生,慢慢愛上學英文。

陳老師了解孩子的需求,創造孩子的新經驗,喚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。讓孩子願意學英文且樂此不疲的,不是那場電影,而是內在「我可以學好英文」的經驗與信心。

《動機,單純的力量》也提供了幾個找到啟動動機的方法:

自己做成績單。在學期初寫下各科學習目標,並在期末製作成績單,自己給分數、寫評語。

協助孩子看見事情的全貌。和孩子討論:為什麼要學這個?和我置身的世界有何關聯?並帶他們把所學的東西用出來。

讓學生變老師。給他機會將所學的東西教會你。

► 延伸知識:獎勵可能澆熄熱情

《動機,單純的力量》一書中提到兩個心理學家在幼兒園做的實驗。

實驗將小孩分成三組。第一組是「預期得獎」組。研究人員把獎狀給孩子看,告訴他們只要畫畫就會得獎。第二組是「意外得獎」組,研究人員只問想不想畫畫,畫了下課時會拿到獎狀。第三組是「無獎」組,研究人員沒有答應給獎,下課也沒有獎狀。兩週後,老師在自由時間將圖畫紙和彩色筆準備好,研究者暗中觀察孩子發現,「意外得獎」組、「無獎」組跟之前一樣喜歡畫畫;「預期得獎」組卻意興闌珊,大幅縮短畫畫時間。

這個實驗得到兩個關於獎賞的結論:

1. 事先的獎賞會澆熄孩子原本的創作樂趣,讓玩耍變成工作。

2. 對於本來就有樂趣的工作,若真的要使用獎勵,使用「意外」的獎勵會比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