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愛抱怨,怎麼辦?

2014091011:37
親子天下~11期
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20348&page=5

情緒穩定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因素,父母親面對孩子的抱怨,最重要的是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情感,能以適當的言語來安定自己的情緒。當孩子情緒穩定,就能有較多的能量去面對自己抱怨的事情,並擔負起責任。

純發洩型:當父母提供很多解決辦法,卻遭到孩子忽視或拒絕時,父母可以想一想,孩子是不是只想發洩情緒。或許他們想要有人聽他們說說話,父母可以問:「你希望我們聽聽就好,還是需要幫你解決問題。」通常孩子會告訴我們答案。如果孩子只是想發洩,或許可以每天約定一段時間聽孩子說說自己的情緒,讓情緒不要累積。

表達需求型:有些孩子經常說「為什麼誰都可以?」,「誰也在做,為什麼我不行?」等等,這樣的孩子其實是很辛苦的,他們不容易提出自己的需求,只能搭別人的順風車。父母可以支持孩子的權利,鼓勵他們說:「你可以跟媽媽說你也要,這樣我們就了解了。」讓孩子明白說出需求,感受到「說出來有效果」,將有助減少抱怨。

尋求協助型:有些孩子會說「都沒有人理我」、「沒人選我當模範生」、「大家都欺負我」,這類孩子的情感是受傷的,父母需要先關心他們的心情:「你一定很難過」、「辛苦你了」、「你很希望被肯定」。他們的想法通常比較負面,因此父母應從正向來引導:「全班有多少人,有幾個人不理你」,拓展孩子的眼界:「不是所有人都不理我」,再來才問:「發生什麼事情」。

從裡面找出孩子可以提升的社交技巧,例如,主動跟同學說「我也想玩」等等。至於想當模範生卻落空,家長可以問孩子,同學提什麼能力的人當模範生;問孩子已經具備哪些能力,鼓勵他已經有這麼多能力,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可以了,肯定孩子的同時也給予成長的方向。

試水溫(風向球)型:孩子可能會抱怨「誰的零用錢都很多」、「誰都可以打電動」、「誰現在就有手機」,來試探父母的反應如何?此時父母應先回應孩子的內在需求:「好像你想要更多錢、更多玩的時間」,再問孩子「你想要買哪些東西?想玩多久?」聽聽看內容合不合理,如果合理就調整;如果不合理就明白提出看法:「我最多可以給多少零用錢。電動開放最多的時間是多少」。若因比較下產生的匱乏感,試著跟孩子說:「同學有那麼多,真的讓人很羨慕,但我們也把最好的給你啊」。

要求關心型:有些小孩發現抱怨會引起父母的注意及關心,可能會不斷的抱怨或製造一些小事情,好讓父母的焦點可以持續在自己身上,像這樣的孩子要的就是陪伴及關心。所以最好每天固定安排時間,陪孩子玩他們喜歡玩的遊戲,充分享受親子的歡樂時光。

防火牆型:有些孩子會抱怨「老師功課出好多」、「都是同學惹我」、「沒有時間玩」,這類孩子很怕別人說那是他的責任,或是他又錯了,所以會試圖畫出一道防火牆表達:「我已經盡力了,不要再說了」。父母親通常要這樣安慰孩子:「我知道你盡力了,需要幫忙時,記得跟我說喔」,同時安慰孩子,「慢慢來,沒關係」。

要求重視被看見:有些孩子會跟父母抱怨其他兄弟姊妹的事蹟,有時是為了得到誇獎、重視:「你看,我做得很好,○○都沒有」。此時父母要記得常常肯定及讚賞孩子的表現:「你做得很好」,同時卸下孩子的教養權:「我也很希望○○可以這樣,教育○○是我的工作。」鼓勵孩子做好自己分內工作就好,免得增加手足的衝突。

雖然小朋友抱怨的內容可能相同,但每個人內在需求可能不一樣。家長可以每個內在需求都試試看,就能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。當你對孩子做了一些事情後,他比較少抱怨時,就代表你成功的滿足及抓住孩子的內在需求。抱怨的確載著許多負向能量,然而家長有兩個很棒的法寶,就是「陽光想法」及「情感滿足」。經常善用這兩個法寶,將抱怨當成禮物,讓孩子學會正向思考,陪伴孩子一路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