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學力

2013122310:14

作者/蘇明進http://topic.parenting.com.tw/issue/2013/futurelearning/article4-7-1.aspx

四法寶,點燃孩子學習動機
那麼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力呢?首先我們可能要先從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開始。當學習動機被熊熊燃起後,也就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。反之,當孩子心裡抗拒時,他根本不願意多投注時間和心力在讀書這件事情上頭,學習根本無從啟動。

法寶一:製造神祕、稀有感
有時候,我會一踏進教室大門時就故作神祕的說:「今天老師拿到一個神奇的包裹,打開一看,竟然是三本熱騰騰的新書耶!我翻了一下,哇塞,這些故事都好精采,有洋蔥小子竟然會講話,還有奇怪的狐狸做著爆笑的蠢事,這些書連老師看完都忍不住哈哈大笑。嗯,不知道有沒有人想看這些書呢?」

不出所料,大多數孩子都舉手了,連那些不愛看書的孩子也來湊熱鬧。接下來,我會用更抱歉的口吻說:「但是,我手上只有三本書耶?只能先借給三個人,不知道有沒有人想先看?」

此言一出,想必會引起全班大暴動。於是我們可以用猜拳的方式,讓「想先拿到書閱讀」的動機更加強烈。或是,我們也可以把《祕密花園》這類的書籍,優先借給脾氣古怪的孩子;把《野性的呼喚》,先借給愛好動物的孩子;《金銀島》先借給滿腦子愛幻想的孩子;不愛閱讀卻舉手的孩子,就借他《綠野仙蹤》吧!讓原本被孩子視作苦哈哈差事的閱讀活動,變成了最火紅、最令人期待的班級話題。

法寶二:從生活經驗出發
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,給予他們最直接的學習素材連結,這才是對孩子最有意義的學習。例如:教到國語課的下午茶時,我們可以在教室的走廊外,鋪上美美的餐巾、帶著高級的花茶杯、準備可口的小點心、學著貴婦人翹著小指頭,和班上同學來場溫馨的下午茶課程。在茶香四溢的下午茶體驗中,孩子們體會到課文裡與人互動的美好感受,接著要寫出文情並茂的文章,也不是件難事了。

上到自然課時,我也會這麼問他們:「家裡有養狗嗎?有看過小狗走路嗎?沒看過的請舉手!」這時全班都發笑了:「老師,怎麼可能有人沒看過小狗走路?」 「好,那請問你們,你們知道小狗是怎麼走路的嗎?牠是先走左側兩隻腳、再走右側兩隻腳?還是先走前面兩隻腳、再走後面兩隻腳?或是對角線的走法?還是四隻腳輪流在走呢?這些問題把大家問得昏頭轉向的,接著全班孩子七嘴八舌的發表他們的看法。有些孩子振振有辭,有些孩子卻不以為然,我們全班還舉手投票,看看誰的說法最正確。

最後,我們特地全班一起上網搜尋小狗走路的影片。但有趣的是,因為走路的速度太快,依舊無法判斷出四隻腳的運動順序。於是我們將影片一格一格的暫停下來,才總算弄懂了小狗的走路方式。

而在這過程中,孩子先以他們的舊經驗做預測,在結果與預測的矛盾過程中,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及好奇心。當全班孩子眼神閃著學習的亮光、你一言我一語說著答案時,這就是我們期盼孩子能展現出來的自學力了。

法寶三:加入同伴的互動學習
學習過程,若有同伴或團體一起互動,那麼學習的樂趣會更加倍,也會激發孩子想秀出自我的企圖心來。

前一陣子和一群長期輔導弱勢兒童課業的志工進行講座分享,在場的志工們學習心旺盛,超過時間許久還一直發問,實在是令人感動。志工們問了一些「不知該如何解決在課業輔導時孩子的突發狀況」的問題,這問題看似簡單,其實卻隱含了更深的含義:如何喚醒這些弱勢孩子的學習動機?

我對志工的建議是,可以打破傳統一對一的課輔方式,以三、四位孩子編為一組,藉由小團體的互動,激發出孩子的學習動機。

孩子是很奇妙的,也許孤單的他會趴在桌上、一副懶洋洋的模樣;但是只要有別的同伴加入,他開始會有笑聲、會覺得學習不再枯燥乏味。透過與他人的互動,他們學會分享、學會與他人溝通、學會腦力激盪,學習層面可以加深、加廣。在小團體中,他會想要展現自己,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得比別人好;也會在大小競賽中,激發出想要挑戰自我的決心!

法寶四:要陪不要盯
某天晚上八點多,我待在速食店裡趕期末報告,身旁的媽媽帶著兩位女兒在做考前衝刺。兩位女兒寫著數學練習卷,而媽媽則在一旁看著報紙陪伴她們,感覺上這是多麼溫馨的畫面啊!但是一個小時下來,我的耳朵幾乎都快聾了。坐在我鄰座的這位媽媽,一邊教女兒、一邊高分貝的數落她們:「為什麼從下午到現在只寫了半頁?為什麼我怎麼教你們都不會?現在幾點了?我看你們是不是要在這裡留到天亮。最後,辛苦的媽咪趴著睡著了。兩位女兒趁媽咪休息時,偷偷溜去廁所閒晃、照鏡子打扮。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我離開前,這三位母女還是一直處於「媽媽一直不斷罵小孩、當媽媽睡著女兒就開溜」的反覆循環裡,始終沒有任何學習進度可言。

孩子應該是「要陪不要盯」!但是,很多大人卻是錯把「緊盯」當成了「陪伴」,這只會讓孩子錯以為讀書是為了爸媽,於是以虛應敷衍的態度來讀給大人們看。 陪伴,應該是一種溫柔、和諧的相處,充滿著爽朗的笑聲;陪伴,是一種觀察,不動聲色的隨時留意孩子的學習問題;陪伴,是每天一點一滴存下的親情投資,愈陪,親子關係要愈好才行!

說穿了,要喚醒孩子的自學力,要先回過來檢視我們大人自己對學習這件事的態度為何?我們是不是過度著急、導致孩子錯亂了學習責任的歸屬?我們是不是能留給孩子更多學習的選擇權,讓他們可以擁有主導權,自己去體會到學習裡的驚奇感動呢